蔥油面,是一種傳統小吃,其特點是色澤鮮亮,食之潤滑夾口,蝦味鮮香,蔥香撲鼻。很多平時不喜歡吃蔥的朋友們也拒絕不了這碗蔥油面的誘惑。
雖然蔥油面的制作方法簡單,但掌握好要領并不容易。首先要將青蔥切成段,放進溫油鍋里慢慢熬炸出噴香的蔥油。然后在碗里放入已經用酒糖燒透的海米和少量生抽,和若剛剛點好斷生的熱面條迅速拌勻。地道的開洋蔥油拌面,而條有韌勁又滑爽、鮮美,蔥油則是噴噴香。
開洋蔥油面/資料圖
以開洋蔥油面為例介紹~~~
開洋蔥油面的食材:
精粉面條500克,干開洋60克,蔥100克,鮮湯1500克,熟豬油200克,料酒、味精、精鹽各6克
開洋油蔥面的制作:
1.將蔥去根清洗干凈,切成約2厘米長的小段;取一盆,例入清水,將“開洋”浸入水內泡軟。
2.將炒鍋燒熱,加入熟豬油燒熱,放入“開洋”、蔥段煸炒,至蔥色發黃、開洋透香發脆時,加入料酒和鮮湯燒沸,隨即放入面條,用竹筷撥散,加精鹽、味精燒沸,改用小火煨3分鐘即成。
關于開洋油蔥面的趣味小故事~~
在所有的海派面點里,比較簡單的要數陽春面和開洋蔥油面。或許正是由于簡單,真正能把這兩種面做好的人并不多。上海老城隍廟的開洋蔥油面就是蔥油拌面中的佼佼者,是上海著名的小吃。“開洋”其實就是海米,它是用鹽腌制過、曬成干的蝦,味道鮮咸。通常,大的去皮蝦干就叫“開洋”,小的叫“蝦皮”。
開洋蔥油面的歷史也有百年了。傳說在清末,蘇北籍的點心師傅陳有志,在上海老城隍廟“春風得意”茶樓門前沿湖設攤,精心制作家鄉名吃開洋蔥油拌面,因為味道獨特而聲名鵲起。一些忠實的食客稱其為“香飄九曲橋”。很快,便成為老城隍廟有傳統特色的小吃之一。1958年,陳有志的小攤并入湖濱點心店,生意興隆,顧客盈門。后來,這一小吃被多家面館仿制,流傳四方。
總結
想學開洋油蔥面的制作嗎?開洋油蔥面哪里有學的呢?開洋油蔥面開店可以嗎?如果你有向上述的些許問題,歡迎來電咨詢沁香園小吃培訓機構,只要你有想學習的熱情和恒心,再加上沁香園烹飪培訓師傅的耐心指導和敬業傳授,想學會各類小吃制作不是夢想!